长春国际商务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。当前,在新形势下,学校始终坚持党的 全 面 领导,创新“党建+”工作模式,把“围绕育人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的理念落到实处,在党的建设创新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促进了学院又好又快发展。
“党建+政治”赋能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
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学校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。坚持党管办学方向,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实际,科学制定了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,致力于在苏北农村这片热土上,打造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坚持党管改革发展,深入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,修订章程,完善《“三重一大”事项报备制度》《重大经济集体决策管理制度》《中层干部管理办法》等一系列制度,保障党的教育方针落地生根。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,及时修订完善学校党委、党支部工作规定和党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。
“党建+德育”润心探索多元化成长的创新模式
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之中。健全全员育人、全过程育人、全 方 位 育人的体制机制,落实“五育并举”,构建理论与实践、育德与育心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,全 面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在设计德育课程体系上,涵盖道德与法治、心理健康和传统文化等多个模块,旨在丰富德育内容,增强其系统性。在课程实施上,学院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德育教学能力,并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,如在语文课上讲解传统美德故事,数学课上强调逻辑思维与诚信,历史课上探讨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等。通过这种方式,德育不再是单独的课程,而是渗透到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中。同时,将德育评价与学科成绩评价相结合,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,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、合作精神、诚信等德育方面的表现。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。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“一纵一横”德育管理模式。纵线“一主两专”,即一个主题,两项专题活动。设计跨学科的主题教学活动,如环保、和平、社会责任等,让学生在多个学科的学习中接触到统一的德育主题,从而加深理解。横线“四位一体”,即榜样激励、实践感悟、课程引领、文化濡染。
“党建+课程”培智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实践
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积极探索育人方式改革与创新,不断开创育人新领域。学院在课程改革中,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单一课程体系,而是积极探索从“单一”到“立体”的校本课程开发。为此,学院进一步突出校本课程的归纳、提炼,形成系统的课程建设。首先,学校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学生、学院和社会的发展需求,评估学院可提供的教育资源,紧密结合学院实际,适当拓宽课程设置,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审美能力。
“党建+师资”赋能铸就跨越式发展的坚强基石
学院党委相继出台完善《关于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》《关于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意见》《关于禁止工作日饮酒的规定》等文件,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、教育法等,并通过师德师风专题讲座等教育活动,增强了教师们廉洁办学、廉洁从教的意识,推动引导教师“依法执教、科学施教、敬业乐教、幸福从教”。针对教师队伍现状,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指导教师科学设计职业生涯规划,形成自我发展机制。与中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教师高端研修基地,为教师量身定制培训方案,助推教师加速成长。以“双培养”机制为抓手,立足“中青年党员示范引领、教师协同发展”“四有”好教师团队建设,引领教师专业成长、德能双修,实现党员、教师双向培养。深化科研强师,推进科研兴校,营造“以研促教、以研提质”的浓厚氛围。以新课改、新高考为方向,确定一批跟踪教育改革、关注教学问题、推动师 生 发 展 的课题进行立项研究,确保有一定数量、较高研究价值的国家、省、市级重点立项课题。定期出版《郑中教研》,组织开展论文评比、原创题大赛、集体备课 优 秀 成果评比等校本竞赛活动,通过一批高质量的教科研成果带动学校各项工作,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,形成特色与质量的相向共进。
“党建+文化”育人塑造新时代教育的精神风貌
学院积极探索社团课程的整合与创新,解决传统社团课程存在的“兴趣班”式局限性问题,通过问卷调查、访谈等途径,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和需求,充分利用学校资源,并与俄罗斯、白俄罗斯合作办学院校专家携手合作,共同研发了一系列涵盖科技、艺术、体育、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社团课程,构建了“固本、精进、至善、悦创”四大类有机融合的社团课程群,这些课程相互补充,分别对应学生的基本素养、能力提升、道德修养和审美教育,旨在 全 面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。在实施过程中,学校将社团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,确保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时间,强调社团课程与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的紧密融合,推动社团课程与学科教学相互促进,共同发展。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,确保了社团课程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的正确性。此外,学校高度重视社团课程与家庭、社区的互动合作,通过家校社共建模式,将社团课程的影响力扩展到课堂之外,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、锻炼能力的舞台。这种合作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,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。在评价方式上,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成果展示,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评价方法,全 面 评估学生在社团课程中的表现。同时,学校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,鼓励他们在社团活动中探索个人兴趣,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。